“喂?社工啊,是我……有点喝高了,心里头不太痛快,想找人说说话……”服务对象周某带着几分醉意拨通了电话。社工闻言,立刻意识到周某可能又陷入了酗酒的困境,随即放下手头事务,耐心倾听,温柔的话语如同暖流,试图平复周某波动的情绪,避免任何负面行为的发生。
就在不久前,社工不顾路途遥远,骑着电动车穿越近一小时的寒风,抵达了借居外区的周某家中。这次家访,周某及其家人均表示了接纳与感激。家访期间,社工细致观察了周某的现状:身形消瘦,发丝间夹杂着斑白,眼神黯淡无光,言语间尽显疲惫与无力。面对这份无奈,社工只能以鼓励与慰藉为引,试图点燃周某心中那盏几近熄灭的生活之灯。
周某,一个曾坐拥优越家境的青年,却在海外求学期间不慎误入歧途,染上毒瘾。回国后,毒品的阴影如影随形,严重阻碍了他的发展。尽管已成功戒毒三年,摆脱了毒瘾与心瘾的纠缠,远离了毒友圈,但周某却在情绪低落时,转而依赖酒精,甚至时常酗酒。年初的一次过量饮酒导致的过敏反应,更让他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,行动能力受限,长时间卧床不起。酒精,仿佛成了他逃避现实、填补精神空虚的新“毒品”。
对此,社工始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,并鼓励周某参与户外活动,以积极的方式填补内心的空虚。而此次周某再次酗酒,社工已有了应对策略。在电话中,尽管对方言语断断续续,但社工始终耐心地倾听每一句话,确保周某不感到孤独与被忽视,并温柔地劝他好好休息,醒后再继续联系。
此次经历,让社工深刻意识到,未来的工作中,还需不断学习专业知识,提升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,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及时、有效的帮教服务,不负职责,全力以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