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一日,水冷三分,此时,人们进补,合理食补,都希望来年身体健康。民间也有“立冬晴,五谷丰”的说法:即立冬再冷,如果天气晴朗,这年的收成也会很好!
阿栋,在过去的近二十年的反复戒吸中,饱受了毒魔带来的无尽苦楚和折磨,终于在三年前寒冷的戒毒冬季时,恰逢立冬晴,在禁毒社工、家人、政府各相关部门多彩阳光的照耀下,他时刻感觉着立冬的温暖;三年的戒毒康复路上,有人浇水施肥,有人拔草修剪,他微笑着感觉五谷丰收可期!
阿栋,1973年11月出生在沪郊某区的城中村,弟兄二个,作为长孙长子的他,从小在溺爱中长大,初中毕业后早早踏上了社会。2000年春,阿栋家中老房动迁,分得三套房和一笔可观的动迁安置费,于是自感是有钱人了的他,得意着,任性着追求着那些所谓的刺激和时髦……终于在2000年12月初阿栋无知的偷偷尝试着吸食海洛因,来摆脱空虚无聊,去寻求时尚快乐,一次又一次,自认为那是自己在别人面前风光无限!
2003年7月因吸毒第一次被公安派出所戒毒3个月;2005年4月又因吸毒被劳教1年半。2006年11月与前妻杨某办理离婚手续,在阿栋父母的坚持下,儿子由其抚养。那时的阿栋,第一次感受到社会的现实,祖父辈在同一个月内相继离世,父亲脑梗瘫痪卧床了,妻子离开,儿子母亲要照顾……,阿栋的朋友都离他而去,先前吸毒时欠下的债主上门追债,屋外原本好好的墙面被涂满了污秽的讨债语……,阿栋无奈之下先后卖掉了二套动迁房艰难度日……他看着几乎一夜白头的母亲心生悔恨,所以也想去找份工作缓解一下自己家的家庭经济危机,但最终都被人拒之千里之外,邻居们和认识他的人都在背后指指点点……阿栋他们一家仿佛一直生活在阴雨绵绵的冬季。2007年12月,阿栋因吸毒再次被公安机关处强戒2年。2009年11月出强戒所到户籍所在地的禁毒办报到,开始了3年的社区康复路程。禁毒社工从此走进了他们的家庭,他们的家庭有了一缕阳光,不再那么寒冷。2012年11月,终于被公安机关认定戒断!那时,阿栋一家迎来了久违的暖冬!而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过的十分平静,直至2016年11月,阿栋又复吸了!二年的强戒,2019年11月出强戒所,此时阿栋已经45岁了!是那天,是禁毒社工和社区民警到强戒所接他回到了日夜想念的家,开启了他第二次的社区康复之路。
刚出所的三个月内,阿栋情绪低落,少言寡语。是禁毒社工每周到他家走访,与阿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了专业的帮教关系,运用健全的社会学知识,整合了各方面的社会资源,创造出了适宜阿栋戒毒康复的良好环境,引导阿栋远离不良群体,增强戒毒信念,坚定戒毒意志,自觉责任意识。
在与阿栋开案后的三个月内,社工了解了:阿栋目前的戒毒意愿;阿栋最后一次复吸的原因,最后一次入所前是否混用过毒品,对合成毒品的认知情况;目前的健康状况、就业意愿;阿栋本次回归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;当前资源中与戒毒康复的相关情况;阿栋最后一次在所内的表现情况,有无为自己做过准备;生活状况及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。
多少次,禁毒社工通过与阿栋长期面谈,与对其家人及所在居村委的走访,运用同理心,充分感受到服务对象因为吸食毒品后面对父母的愧疚感,社工担起服务对象与其父母间的沟通桥梁。鼓励他积极主动面对父母好好向他们说说未来的打算;同时,与其父母进行沟通交流,告诉他们要用鼓励的态度重新接纳阿栋的回归,给予他充分的信任,相信他一定能说道做到,彻底摆脱毒瘾。
阿栋因长时间的没有固定工作,收入主要依靠低保,时常会出现钱不够用的情况,加之申请廉租房不成,经济压力和生活现实多次使得他向社工抱怨,更有情绪激动的表现。这时,社工主动做起他的心理咨询师,帮助他积极排挤消极低迷的情绪,及时介入他激烈的情绪波动,鼓励他宣泄心中的积郁,主动说出自己的诉求。然后,社会工作者积极联系其家属及所在居委,了解具体情况,搜集相关政策法规条例,清晰明了地向服务对象本人讲解相关内容。帮助其认识到并不是社会对他的不公平待遇,一切都是要按照条例来办。同时联系其家人,希望其家属也能多多关心服务对象动向,帮助服务对象度过难关。
在禁毒社工的鼓励下,阿栋对待生活,对待工作都表现出了较为积极的一面,但自身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工作,不曾尝试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变目前的经济状况。喜欢将没有工作,没有收入的原因归结于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不良。其本人对于没有得到政府更多的补贴多有抱怨,情绪少有波动。
阿栋的社康生活需要阳光,社工、家属、社区民警、居委干部等互相交织成就了服务对象社康所需的温暖阳光!如今,阿栋吃低保,也打零工,在今后的工作中,社工将加大对他职业观的引导,以期帮助服务对象真正解决就业问题。社工发挥了专业的作用,不时扮演着使能者、引导者、启发者、中介者等角色,整合着社区资源,解决阿栋不断出现的现实问题。
立冬晴,五谷丰!社康生活现实而骨感,为使阿栋在进入冬季时不再寒冷!禁毒社工无时无刻充当着阳光,寻找着阳光。使阿栋更加相信——有晴朗的立冬,更有五谷丰收!
青浦工作站夏阳社工点 夏苹供稿